封面新闻记者 张越熙
近两年,咖啡、茶饮品牌加速涌向景区。景区门店的意义不仅在于提供饮品服务,更是文旅融合、消费升级与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是文旅产业升级的“催化剂”。
国内文旅市场火热,文旅消费升级的浪潮推动咖啡品牌深化在地文化与咖啡文化的深度融合。以星巴克为例,7月21日,记者了解到,星巴克近期于九寨沟、张掖、敦煌三大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同步开设门店。
有关数据显示,截至第二季度末,星巴克中国门店总数达7,758家,覆盖全国超1,000个县级市场。近两年,在持续扩大业务版图的同时,品牌呈现聚焦文旅消费的新趋势。不止敦煌莫高窟、张掖七彩丹霞、九寨沟,星巴克在海拔3050米的玉龙雪山、三亚蜈支洲岛也开设了景区门店。
景区特色店在承载食饮服务外,也正成为文旅打卡地标。据介绍,融合浙东渔村民俗宁波东钱湖陶麓街市店、活化百年历史建筑的星巴克臻选天津恒隆广场旗舰店、诠释老汉口风情的武汉巴公房子臻选店等等,门店空间本身已升维为在地文化的转译载体,成为文旅体验的有机组成部分。
展开剩余48%在文旅产业加速迭代的当下,咖啡文化与在地文化融合的范式,将咖啡场景转化为兼具社交属性、文化体验与地域记忆的复合型场景,成为“文旅+商业”融合发展的鲜活注脚。事实上,抢占景区点位已经成为头部咖啡品牌们的共识。除了星巴克,近两年,肯悦咖啡在五台山推出了全国首家中式汉服主题景区店,与肯德基门店“肩并肩”布局,成为游客打卡热点,通过母品牌肯德基的选址资源实现“景区、交通枢纽、高校”的快速布局。% Arabica也开设了拉萨布达拉宫店,以雪山晶体为设计灵感,透过玻璃幕墙可直视布达拉宫,成为西藏旅游打卡地标。Manner Coffee也开设了国内首个雪场常驻咖啡店,以“林间小屋”风格提供平价精品咖啡,填补高端雪场饮品空白。
业内人士评价,景区开设咖啡门店对品牌的文旅意义深远。首先咖啡门店成为品牌与景区文化深度融合的载体,通过空间设计、产品创意(如地域特色饮品)将品牌转化为文化符号,增强记忆点。其次,提升游客体验,延长停留时长,促进二次消费,如星巴克九寨沟店以山水人文为灵感,打造“第三空间”,强化情感联结。再者,借助景区流量与社交传播属性,低成本实现品牌曝光与口碑裂变,小红书、抖音打卡内容驱动年轻客群增长。此外,推动市场下沉与ESG实践,如乡村景区门店助力乡村振兴,环保举措塑造责任品牌形象。最终,咖啡门店从单一商业网点升维为品牌文旅生态的战略支点,实现文化价值、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共赢。
发布于:四川省配资概念股票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