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一生心怀劳苦大众,他说过他最看不得穷人哭,看见穷人哭,他也要流泪,要哭。这不是虚话,而是真切的事实。
即使他自己没有吃没穿,饿得奄奄一息,他也会把自己的衣服送给别人,把自己吃的粮食送给穷人。陈云副总理有一篇讲述红军长征的文章——《随军西行见闻录》,其中讲述了毛泽东在长征途中发生的一件事。
这是在1934年12月黎平会议之后向贵阳遵义进军的路上。当时,陈云是军委纵队政委。后来,他在以廉臣的笔名发表的《随军西行见闻录》中写道:
“赤军(即红军)由湖南转入贵州,此时缴获不少。侯之担部至少一师人被缴械,并连失黎平、黄平、镇远三府城,尤其镇远为通湘西之商业重镇,赤军连战连进。此时赤军士气极旺,在湘南之疲劳状态、已一扫而空矣。……当我等行经剑河县附近之某村时,见路边有一者妇与童子,身穿单衣,倒于路边,气息尚存。……正询问间,赤军领袖毛泽东至,告以老妇所言,当时毛即时从身上脱下毛线衣一件及行李中取出被单条,授予老妇,并命人给以白米一斗、老妇则连连道谢含笑而去。"
展开剩余52%即大冬天,毛泽东在行军途中,发现一个老妇人和孩子饿晕在路边,他同陈云讲述情况后,立即脱下自己的衣服,把自己唯一的被单给了老人。
这就是心怀劳苦大众的人民领袖的情怀。
毛泽东非常关注人民的疾苦,在战争年代如此,在和平年代也是如此。他老人家对穷苦大众的深情,不是对人民的苦难视而不见,也不是说大话,不是做作深情,更不是口惠而实不至,而是实打实的真心真情,是看得见的付之于行动的政策、措施,是与人民心连心的真正情谊,所以,在毛泽东时代,没有人因为吃不饱穿不暖而跳楼,也没有人因为贫困寻短见,人人拥戴共产党,拥戴毛主席,每个人都对未来都充满了希望,努力进取。陈冠任著《治国录:毛泽东与1949年后的中国》(全四册)讲述了毛泽东对劳苦大众的深厚感情及其治国理政中的人民情怀。该书为经典国史畅销书,销量已过百万,是读者喜爱的关于毛泽东研究的畅销书。
发布于:北京市配资概念股票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